意识到他的道路

1961年,Thay获得了富布赖特奖学金,以拓宽他的经验和学术视野,并于1961年至1962年前往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学习比较宗教学。

普林斯顿与哥伦比亚

正是在普林斯顿,Thay 第一次经历了秋天、第一次看到了雪,以及冬天过后春天的清新美景。在宁静与平和之中,他的洞察力得以成熟,“正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真正品尝到了安住于当下的快乐”(佛教古老的教义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

Thay 后来反思了这些在美国的成长岁月:“我在越南长大。我在越南成为了一名僧侣。我在越南学习并实践佛教。在来到西方之前,我在越南教授了几代佛教学生。但我现在可以说,正是在西方,我找到了我的道路。”

1962年夏天,Thay在新泽西州梅德福的奥克尼肯营地指导年轻人时,在《为你口袋里的玫瑰》中捕捉到了这些“觉醒的第一朵花”。这是一本简单、抒情的小书,歌颂母亲,激励读者珍惜当下所拥有的。

Thay将《为你口袋里的玫瑰》寄给了他在越南的学生“雪松”之一Co Nhien,后者立即安排了出版。它于1962年首次以越南语发表在佛教杂志《莲花》上,署名为《深深看见你的母亲(Nhìn kỹ Mẹ)》。随后,它成为La Boi出版社于1964年首批印刷的书籍之一。1965年,专业歌手Pham The My将其演绎为现代越南歌曲。

本节信息摘自Thich Nhat Hanh的书籍《香棕榈叶》(1999年)和《活在此时此刻》(2016年)。


开创新天地

《口袋里的玫瑰》的精神和方式在佛教写作中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并凝聚了Thay独特的写作风格。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一本越南语书籍如此抒情地将佛教洞见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灵性视角,它迅速成为畅销书。《口袋里的玫瑰》用自然、诗意的语言写成,甚至孩子们也能理解,它没有佛教教义的形式,但本质上是一种引导冥想,帮助读者在此时此刻感受到母亲存在的奇迹。

这是第一次,一位佛教僧侣展示了冥想意识可以成为一种明亮而温和的能量。读者可以触摸到冥想的果实,而不必将自己的心灵变成战场,与愤怒、悲伤或渴望作斗争。随着这本书的出版,Thay,这位此前以诗人、编辑和佛教学者身份为人所知的人,因其深刻而易懂的佛教而闻名。那年的母亲节,Thay的学生们根据这本书组织了一场“玫瑰节”来庆祝母性。

“雪松”组织为第一届玫瑰仪式准备了200份手抄本。根据接收者的母亲是否在世,每份手抄本上都附有一朵红玫瑰或白玫瑰。这个节日很快成为越南各地庆祝的年度传统,如今已成为该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已售出超过一百万册,几乎可以在每个佛教家庭中找到。其清新而亲切的语调深深吸引了越南佛教徒,在现代佛教写作中开创了一种新流派,并在东西方都被广泛采用。


在普林斯顿完成一年的学习后,Thay 继续留在美国,并于1962年至196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他的研究。在那里,他充分利用了巴特勒图书馆丰富的佛教藏书,并受益于著名教授安东·齐格蒙德-切尔布的指导,同时接触到了当代神学家的著作。齐格蒙德-切尔布教授是一位佛教专家,据说掌握了40种语言。他比Thay年长十岁,在Thay返回越南几个月后,因心脏手术去世。

半个世纪后的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联合神学院为纪念他,设立了“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硕士课程”。

1962年11月和12月,Thay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精神突破。他深受德国牧师和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的著作所感动。朋霍费尔是纳粹政权的勇敢直言批评者,1945年被监禁并最终处决。

阅读朋霍费尔关于他决定从美国返回德国的记述,尽管这使他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师父被他描述的最后几天在监狱中的经历所打动,“……我被唤醒,看到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星空。我感到一阵喜悦,伴随着一种信念,我能够承受比我想象中更大的痛苦。

朋霍费尔是让我杯子溢出的那一滴水,是长链中的最后一环,是轻推成熟果实落下的微风。经历了这样的夜晚后,我将再也不会抱怨生活。[……]所有的感受、激情和痛苦都显现为奇迹,但我仍然扎根于我的身体。有些人可能会称这种经历为‘宗教’,但我所感受到的完全是人性。在那一刻,我知道除了我自己的心灵和身体的细胞之外,没有其他启蒙。生命是奇迹,即使在痛苦中也是如此。没有痛苦,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师父对迪特里希·朋霍费尔著作的兴趣的故事摘自师父的书《香棕榈叶》(1999年)。朋霍费尔曾考虑在美国避难,但很快意识到:“如果我不与我的同胞共同经历这个时代的考验,我将无权参与战后德国基督教生活的重建。”他还批评了教会对局势的回应:“教会在该发声时却保持沉默,因为无辜者的鲜血在向天呼喊。”引自富兰克林·谢尔曼,“迪特里希·朋霍费尔”,《大英百科全书》(2019年)。


代表越南佛教和平运动发言

1963年,在每年一度的春季卫塞节期间,吴廷琰政权对佛教徒的镇压急剧升级。他于1963年10月8日提交了文件,这一天是联合国关于吴廷琰总统镇压佛教徒的辩论日。

在美国,释一行发现自己成为了国内佛教和平运动的积极发言人。他发表演讲、接受媒体采访,并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关于侵犯人权的报告。释一行从1969年7月1日《纽约时报》的文章《男子自焚》中得知了资深僧人释广德自焚的消息。释广德尊者时年73岁。

释一行与他很熟,曾在芽庄和西贡与他同住。释一行后来解释说:“当你自杀时,[是因为]你绝望了,你无法再忍受生活。但释广德尊者并非如此。他想活下去。他希望他的朋友和其他众生也能活下去;他热爱生命。但他足够自由,愿意献出自己的身体,以传达我们正在受苦、我们需要帮助的信息。”

不久之后,Thay 得知了更多僧尼自焚的消息——1963年8月:Br. Nguyen Huong;Br. Thanh Tue;Sr. Dieu Quang;以及 Br. Tieu Dieu。他的诗《吞噬我兄弟的火焰》收录于1993年出版的《请以我的真名呼唤我》一书中,表达了他的痛苦以及他继续为和平工作的坚定决心。

“……吞噬你的火焰也燃烧着我的肉体,带来如此剧烈的痛苦,以至于我所有的泪水都不足以冷却你神圣的灵魂。深受创伤的我仍在这里,守护着你对年轻人的希望和承诺。我不会背叛你——你听到了吗?我仍在这里,因为你的心如今已成为我的心。”

Thay 对最尊敬的释广德法师的描述摘自他2002年6月7日在梅村的佛法开示。


协助处于危险中的僧侣

1963年8月,一千多名佛教僧侣被捕,还有数百人“失踪”。释提交了有关迫害的文件给联合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开始绝食,祈祷联合国派遣调查代表团前往越南。

1963年11月,吴廷琰政权倒台后,Thay收到了越南佛教界重要领袖之一释智广的电报,呼吁他返回西贡,再次帮助支持越南佛教,并激励其应对日益恶化的局势。释智广给Thay发了一封电报,随后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已筋疲力尽,束手无策。请回来帮忙。”

关于僧人被捕和“失踪”的叙述摘自释禅空的著作《学习真爱》(2007年修订版)。


佛教和平与社会工作运动的领导者

1964年1月,Thay回到越南,进入了佛教和平与社会行动运动的领导角色。这一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当时被称为越南政治中的“第三力量”。

他会见了佛教领袖和学生,听取他们的报告。他为年轻的社会工作者和活动家提出了两项具体建议:首先,每周花一整天时间在竹林寺共度时光,以平静身心并滋养他们的愿望;其次,投资建立农村重建和发展的试点村庄。

此外,Thay为统一佛教会提出了三项建议,以应对暴力和不和:

  1. 佛教会应公开呼吁停止越南的敌对行动,并组织南北双方的和平谈判。
  2. 佛教会应紧急建立一所高等佛学研究院,培养新一代的佛学研究和实践者,以帮助引导国家走向理解、慈悲、宽容和深度倾听的方向。
  3. 佛教会应立即建立一个社会工作者培训中心,派遣他们到农村帮助贫困人口——那些饥饿、没有教育、缺乏组织村务知识的人——以帮助实现基于佛陀教义的非暴力社会变革。

接下来的几年是他通过教学、写作、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愿景激励年轻一代的密集活动和参与时期。

1964年11月,越南中部的大洪水冲毁了房屋,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冲突地区的受害者最为脆弱,因为没有人敢为他们提供援助。师父、Nhat Tri兄弟和Phuong组织了船只,沿着Thu Bon河在火线之间前行,前往广南省Đức Dục地区分发援助物资。他们遇到了被枪击伤流血的孩子、营养不良的年轻人,以及全家被洪水冲走的父亲们。出于同情和团结的举动,师父割破手指,让鲜血滴入河中,为所有逝去的人祈祷。

到1965年6月,军方控制了政府;暴力和压迫升级。“公民自由受到限制,被指责为中立派或亲共的政治对手被监禁,政治党派只有在不公开批评政府政策的情况下才被允许运作。”

游击队员继续他们的斗争。师父继续创作大胆而直白的和平诗歌,捕捉人民的痛苦。他的诗集《合掌祈祷白鸽出现》于1965年出版。前两周内售出了超过3000册。不久后,这些诗歌在广播中被双方谴责为“反战诗歌”,危及了他的安全。师父本人从未认为这些诗歌是“反战”诗歌,他说它们并不是“反对”任何东西;它们只是“和平诗歌”。尽管如此,它们在地下广泛流传,并成为流行的和平歌曲,在街头和学生集会上传唱。

本节信息摘自一行禅师的书籍《请以真名呼唤我》(1999年)和《合掌祈祷白鸽出现》(1965年),以及William S. Turley、Neil L. Jamieson等人的文章“两个越南(1954–65)”,《大英百科全书》


1965年,由于担心共产党势力扩大,美国总统林登·B·约翰逊向越南派遣了第一批作战部队。


兄弟情谊:与马丁·路德·金博士的友谊

到1965年夏天,越南境内已有超过125,000名美国士兵。释一行和其他越南的知名知识分子决定,他们需要高知名度的精神与人道主义领袖的帮助,以改变西方公众的看法。1965年6月,释一行写信给马丁·路德·金博士,而胡厚祥写信给让-保罗·萨特;谭毅写信给安德烈·马尔罗;裴江写信给勒内·夏尔;范公天写信给亨利·米勒。这些信件被收录在1965年由La Boi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书籍《对话》中。

当时在西方,人们对自焚的震撼画面存在许多误解。释一行给金博士的信解释了佛教自焚背后的慈悲,并解释说:“这里没有人想要战争。那么,战争是为了什么?战争又是谁的?[…]我相信,既然你一直致力于最艰难的斗争,争取平等与人权,你一定是那些完全理解并全心全意分担越南人民难以言表的痛苦的人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不会保持沉默。你自己也不能保持沉默。”

当释一行和金博士一年后在芝加哥见面时,金博士已经加入了越南国际良知委员会。

1965年9月,释一行和他的同事们正式成立了青年社会服务学校(SYSS)[越南语为Thanh Niên Phụng Sự Xã Hội (TNHSXH)]。SYSS召集了数千名学生志愿者,为释一行和“十三棵雪松”及其同事们所开创的积极参与社会行动提供了一个正式的组织结构。他们创建了一个政治中立的基层救济组织,培训年轻人的实践技能和精神韧性,并将他们派往被轰炸的村庄和未开发的社区,建立学校和医疗中心,安置无家可归的家庭,并组织农业合作社。

SYSS在越南语中称为Thanh Niên Phụng Sự Xã Hội (TNHSXH)。查看他们活动的宣传册

这些学生受到服务理想的启发,像西方的和平队成员一样,作为全职志愿者在村庄中提供帮助,没有收入。但在怀疑、仇恨、恐惧和暴力的背景下,开展社会工作极其困难。危险可能随时来自任何一方。释一行的朋友们被捕,社会工作者受到威胁,武器总是近在咫尺。

“如果你没有精神修行,你就无法生存,”释一行解释道。因此,“入世佛教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诞生的,在这种环境中,你希望在回应苦难的同时保持修行。你寻求在人们仍在炸弹下奔跑的地方进行行禅的方法。你学会在帮助照顾被子弹或炸弹伤害的孩子时进行正念呼吸。”

本节信息摘自释一行的书籍《在世间安住》(2016年),2013年8月29日在蓝崖寺的问答,以及2009年6月21日在梅村的佛法开示。

Pg2 Brotherhood Friendship with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他们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成为了他们最伟大的老师。“最难的事情是不失去希望,不屈服于绝望,”Thay说。“在那种极度痛苦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以保持希望和同情心的方式去修行。”


滋养希望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一直在帮助的一个靠近非军事区的村庄被轰炸了。他们重建了它。当它第二次被轰炸时,社会工作者们问师父是否应该重建它,他说:“是的。”当它第三次被轰炸时,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是的。”

正如师父后来解释的那样,“似乎没有任何结束的希望,因为战争已经拖得太久了。我不得不练习很多正念呼吸,回到自己。我必须承认,在这个时候我没有太多的希望,但如果我没有任何希望,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我不得不深入练习,滋养我内心那一点希望,这样我才能成为他们的避难所。”

本节信息摘自师父的书《在世间安住》(2016年)。

Pg2 Nourishing Hope

建立互即互入的秩序

1966年2月,Thay在建立社区方面迈出了进一步的一步,创立了“接现僧团”(越南语:Dòng Tu Tiếp Hiện),这是一个基于传统佛教菩萨戒的新僧团,并以现代、入世佛教的创新愿景表达。

它体现了师父“在冲突中不站队”的教导,并强调不执着于观点,摆脱所有意识形态的束缚。对师父来说,这些戒律是“对战争的直接回应,对教条主义的直接回应,在那里每个人都准备为他们的信仰而杀戮和死亡。”

如今,全球有超过3000名互即互入教团的成员。


十四正念修习

在2008年4月7日于河内的一次讲座中,师父讨论了《十四正念修习》的第一个版本:

  1. 不要被教条和理论束缚。
  2. 不要认为存在一个不变或绝对的真理。
  3. 不要强迫他人接受你的观点。
  4. 不要对苦难视而不见。
  5. 不要在他人挨饿时变得富有。
  6. 不要执着于愤怒和仇恨。
  7. 不要说引起不和的话。
  8. 不要说虚假的话。
  9. 不要利用佛教谋取个人利益。
  10. 不要从事对人类或自然有害的工作。
  11. 不要杀生。
  12. 不要拥有对他人有害的东西。
  13. 不要虐待自己的身体。
  14. 最后,不要假设你的师父,师父,能够完美地遵循每一条规则。

呼吁停止暴力

正如Thay所写,“越南战争首先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为了确保我们人民的生存,我们必须克服共产主义和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并保持最严格的中立。佛教徒尽力为所有人民发声,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我们被谴责为‘亲共的中立者’。”

交战双方都声称代表人民的真正意愿,但北越代表共产主义阵营,南越代表资本主义阵营。佛教徒只希望为人们创造一个表达意见的渠道——而人民只想要和平,而不是任何一方的‘胜利’。”

但是,他说,“……飞机和炸弹的声音太大了。世界人民听不到我们的声音。所以我决定去美国,呼吁停止暴力。”

本节信息摘自Thay的书籍《爱的行动》(1993年)以及2001年9月25日在纽约市河滨教堂的公开演讲。

Pg2 Calling for a Cessation of Violence

离开越南,呼吁和平

1966年春天,Thay 被康奈尔大学的 George Kahin 博士邀请前往美国,在康奈尔大学政治学系东南亚部门进行一系列关于越南局势的讲座。Kahin 博士来自康奈尔大学政治学系东南亚部门,此次行程由康奈尔大学校际团队赞助。

随后,和解团契(一个著名的国际跨宗教和平与正义组织)的执行秘书 Alfred Hassler 邀请 Thay 前往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和教堂巡回演讲,为和平发声。Hassler 先生在前一年访问了越南,并在那年夏天在万行大学与 Thay 会面。

Thay 于1966年5月11日离开越南,开始了这次短暂的旅程。但直到39年后,他才得以重返家园。在他离开的前夕,他的老师正式为他传授了法灯。在这一重要的佛教仪式中,Thay 正式成为临济宗第42代了观法脉的法嗣。Thay 的老师还表达了将来将慈孝寺的住持之位传给他的愿望。

当 Thay 离开越南时,他已是佛教和平与社会工作运动的领军人物,出版了十本书,并且是越南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1966年,释一行大师的巡回演讲访问了19个国家,呼吁和平,并描述了越南无声大众的渴望与痛苦。记者詹姆斯·A·韦克斯勒在1966年5月18日的《纽约邮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释一行大师的印象》的文章,描述了他对释一行大师的印象,就在大师抵达美国几天后:

他是一个瘦小、纤细、身着僧袍的身影;他的眼睛时而悲伤,时而充满活力;他的语调谦逊而动人。用美国的话来说,在阮高祺的西贡,他的头上可能悬着赏金。[...] 他用学者的国际语言发言,发现自己被卷入了历史的戏剧中,呼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和平,而是结束疯狂。[...] 当被问及“自由”和“民主”时,他会问:“如果你不在了,自由和民主有什么用?”[...] 听着这个瘦弱而真诚的身影,人们不禁怀疑国务院是否会允许约翰逊总统直接与他接触。

在美国,释一行大师会见了著名的和平活动家和基督教神秘主义者丹尼尔·贝里根神父和托马斯·默顿神父,以及包括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在内的主要政治家。

在《学会爱:托马斯·默顿日记》第六卷(1997年)中,托马斯·默顿在第一次见到释一行大师后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他首先是一个真正的僧侣;非常安静、温和、谦逊、谦卑,你可以看到他的禅修已经奏效。”


“我们讨论了人权、和平、非暴力,”Thay回忆道。


那一年,Thay 还见到了小马丁·路德·金博士,他们从一年前就开始通信。“我们谈论了人权、和平、非暴力,”Thay 回忆道。“我们所做的事情非常相似——建立社区,播撒智慧、慈悲和非暴力的种子。”1966年5月31日,他们在芝加哥的喜来登酒店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这是金博士首次公开反对越南战争的场合之一。

在一份联合声明中,他们将民权抗议者和越南的自焚行为进行了比较,“我们相信,那些牺牲自己的佛教徒,就像民权运动的烈士一样,并不是为了伤害压迫者,而是为了改变他们的政策。那些为自由和民主而奋斗的人的敌人并不是人。他们是歧视、独裁、贪婪、仇恨和暴力,这些存在于人心中的东西。这些才是人类真正的敌人——而不是人类自己。”

根据 FBI 的报告,当天早些时候,Thay 参加了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洛克菲勒教堂举行的普世和平仪式,许多高级神职人员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1966年的旅程是一段紧张的时期。在与金博士在芝加哥会面的第二天,Thay飞往华盛顿特区,在6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提出了结束越南战争的五点和平提案,包括立即停火和美国撤军的时间表。

根据Chan Khong的书《学习真爱》(2007年),五点提案包括以下内容:

  1. 美国应明确声明其愿意帮助越南人民建立一个真正响应越南人民愿望的政府。
  2. 美国应停止所有轰炸。
  3. 美国军队应将其行动限制在纯粹的防御角色。
  4. 美国应明确展示其在一定月数内撤军的意图。
  5. 美国应提供无意识形态和政治附加条件的重建援助。

“同一天,他在西贡电台、报纸以及阮文绍/阮高祺政府中被谴责为叛徒。从那时起,他返回越南已不再安全。尽管如此,他决定在演讲结束后冒险回家,但我们SYSS恳求他等待。”


被剥夺返回越南的权利后,他开始了长达近四十年的流亡生涯。“因为,”后来他说,“我敢于呼吁和平。”


呼吁结束暴力

在被贴上越南叛徒标签的一周后,Thay的强有力的和平诗歌登上了《纽约书评》的封面。同一天晚上,纽约市政厅为他组织了一场关于“越南与美国良知”的特别活动,邀请了剧作家阿瑟·米勒、诗人罗伯特·洛威尔和神父丹尼尔·贝里根——他们都是战争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1966年6月25日,Thay出现在《纽约客》的“城中话题”栏目中。

战争的绝望有效地将他从越南传统僧侣训练的避难所推向了60年代美国政治和知识界的前沿。

托马斯·默顿神父为一行禅师1967年的著作《火海中的莲花》英文版撰写了序言,该书同年由美国的Hill & Wang出版社出版。(越南语版:《一行禅师,火海中的莲花》)。这本书以雄辩、有力、深刻且理性的方式呼吁结束暴力。它在越南地下印刷,多次再版,并售出了数万册。


为世界和平发声

和解团契组织为Thay继续在欧洲为和平发声。他与教皇保罗六世进行了两次会面,并邀请他访问越南。根据和解团契档案中的“Thich Nhat Hanh: 简要传记”(1970年),保存在斯沃斯莫尔的F.O.R.档案中,“皮涅多利大主教和许斯勒蒙席随后对北越和南越的访问被梵蒂冈记者与Nhat Hanh的建议联系起来。”

Thay在哥本哈根、巴黎、罗马、日内瓦、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在大学和教堂谈论越南的局势,常常面对超过一千人的观众。他在英国、加拿大和瑞典的议会发表演讲,并在英国会见了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加拿大,Thay是第一位被邀请在加拿大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前发言的非加拿大人。


在个人悲剧中呼唤和平

根据师父未发表的私人文件,在荷兰,他与二战抵抗战士赫贝·科尔布鲁格(Hebe Kohlbrugge)和神学家汉内斯·德格拉夫(Hannes de Graaf)成为朋友,在德国则与路德教会牧师海因茨·克洛彭堡(Heinz Kloppenburg)和反对纳粹的神学家马丁·尼莫勒(Martin Niemöller)结交——这些人都成为他在欧洲的忠实朋友和伙伴。秋天,师父的和平之旅继续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和日本。

当他在各个城市之间奔走呼吁和平时,师父收到了越南社区发生悲剧的消息。在他离开后不久,SYSS校园遭到手榴弹袭击;1967年4月24日(根据他未发表的私人文件),再次发生袭击,导致一名学生社会工作者和一名访问教授丧生,另有十六人受伤。

那年五月,Thay在巴黎时收到了令人心碎的消息,他的学生Nhất Chi Mai,作为他首批六位弟子之一,在新成立的互即互入教团中受戒后,自焚身亡。1967年6月14日,他的五位年轻的SYSS社会工作者被武装人员带到Bình Phước河边并遭枪击。其中一人落入水中幸存;其他四人当场死亡。

这次袭击在Sister Chân Không的书中有所叙述,书名为《学习真爱》(2007年修订版)。


应对个人损失

听到关于年轻的SYSS社工的消息时,师父哭了。一位朋友安慰他说:“师父,不必哭泣。你是一位带领非暴力士兵的将军,遭受伤亡是自然的。”师父回答说:“不,我不是将军。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是我召唤他们来服务,现在他们失去了生命。我需要哭泣。”

这场悲剧深深地影响了Thay,促使他不断深入挖掘仇恨与暴力的根源,他发现这些根源在于错误的认知。Thay说:“我们必须用理解的利剑来终结我们彼此之间的所有观点、所有概念和标签。所有这些标签都必须被切断。观点可能导致我们走向狂热。它们可以摧毁人类。它们可以摧毁爱。”


“他的和平理念,如果得以实施,将为普世主义、世界兄弟情谊和人性树立一座丰碑。”

- 马丁·路德·金博士

兄弟情谊:与马丁·路德·金博士的友谊

1967年1月,在他们初次见面六个月后,金博士提名Thay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说:“他的和平理念如果得以实施,将为普世主义、世界兄弟情谊和人类建立一座纪念碑。”参见提名信全文

几个月后,1967年4月4日,金博士在纽约河滨教堂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越越南”演讲中引用了Thay的书《火海中的莲花》。这是他第一次明确谴责战争,并最终将和平运动与民权运动联合起来。金博士分享了Thay的强有力信息:“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仇恨、歧视、狂热和暴力。”当金博士游行反对战争时,他举着用越南语和英语写着这些文字的横幅——例如,1967年3月25日,在芝加哥领导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时。

Thay和金博士于1967年5月在日内瓦的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组织的“和平于世”(II)会议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会面。他们的讨论特别集中在他们共同的全球愿景上,即一个“亲爱的社区”,一个建立在非暴力、和解、正义、宽容和包容原则之上的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友谊,在这个社区中,甚至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Thay和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愿景并非乌托邦式的,而是一个现实的、可实现的目标,当足够多的人接受和平与非暴力的原则和实践训练时,这一目标就能实现。

不到一年后,马丁·路德·金博士遇刺身亡。Thay当时在美国,听到这一悲剧消息时,他深受打击。他们的友谊、共同的勇气和愿景,以及随后的失去,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崩溃了,”他后来说道。“我无法进食,无法入睡。我深深发誓要继续建设他所说的‘亲爱的社区’,不仅为我自己,也为他。我兑现了我对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承诺。而且我一直感受到他的支持。”


巴黎和平会谈与引入新元素

Thay 的行程安排紧凑,经过香港和印度后,他回到了巴黎,继续在巴黎和平会谈(1968-73)中从事和平工作,正式代表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他是由越南统一佛教会提名担任这一职务的。

他们与前来协助的志愿者和朋友们一起,在巴黎一个贫穷的阿拉伯社区租了一间小公寓。除了和平活动外,他们继续努力支持越南的救援行动,并很快开始赞助数千名因暴力而成为孤儿的孩子。到1975年,欧洲和美国的20,000名捐助者支持了越南超过10,000名孤儿。

注:本节的细节摘自Sister Chan Khong的书《学习真爱》(2007年)。


融入正念与慈悲

长时间的工作中,Thay 指导巴黎的小社区将正念和慈悲融入每一个行动:无论是打电话、起草文件、写信、一起吃饭,还是简单地洗碗。每天结束时会有歌曲和静坐冥想。

在周末,Thay 在附近的贵格会会所组织公开的冥想和正念课程,吸引了许多年轻的寻求者。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加深了与其他信仰领袖的友谊和对话,特别是基督教的神父和牧师,后来促成了一系列关于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有力著作。耶稣会神父和和平主义者 Daniel Berrigan 神父甚至来与他同住了几个月,学习冥想。

丹尼尔·贝里根神父于1974年9月抵达。他们在索镇办公室的深夜对话被记录下来,并以《木筏不是彼岸:佛教与基督教意识的对话》(Beacon Press, 1975)为标题出版。

本节信息摘自一行禅师的书籍《活佛,活基督》(1995年)和《回家:耶稣与佛陀如兄弟》(1999年)。


唐会大师的影响

在巴黎期间,释一行开始在著名的索邦大学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教授佛教。作为教授,他得以接触到国家图书馆中丰富的佛教手稿收藏。在那里,他发现了详细记载3世纪越南-印度裔僧人唐会大师生平的稀有文献,唐会大师比菩提达摩早三个世纪成为中国第一位禅宗大师。释一行的研究成果被收录在他的著作《禅钥》中,该书最初于1972年以法语出版,名为《Les Clés Pour le Zen》,后来又在2001年出版的《唐会大师:越南和中国的第一位禅宗老师》一书中进一步阐述。

唐会大师修行并教授禅宗,是大乘传统的先驱,借鉴了早期佛教的禅修经典,包括强调觉知呼吸和正念的《念处经》和《安般守意经》。发现这样一位重要的早期越南禅宗大师的著作,成为了深深的灵感源泉,并为师在西方发展和教授的那种禅宗铺平了道路。


参与环保行动

Thay的公共活动不仅限于佛教与和平。他与Alfred Hassler(来自和解团契)以及其他领先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一起,帮助召集了欧洲首次环境会议,地点在法国的芒通。他们的行动始于发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刊《信使》上的《芒通声明》——“致地球35亿邻居的一封信”(该声明涉及环境破坏、污染和人口增长),并由超过2000名科学家签署。

Thay及其同僚在次年与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会面,争取他的支持,并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峰会期间举办了“大同”环境会议。

根据陈光空的书籍《学习真爱》(2007年),在斯德哥尔摩期间,曹玉芳与政府机构和部长们进行了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会面,并成功说服他们赞助SYSS/统一佛教会的社会工作项目,以重建越南被轰炸的村庄。第一笔通过瑞典路德教会提供的拨款为30万美元。

深层生态学、相互依存以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继续在师父的教导、伦理和著作中发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主题。

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在2010年7月至2016年期间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执行秘书。在这一角色中,她召集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015年巴黎协定。


正念的奇迹

1975年,Thay完成了《正念的奇迹》的手稿。这本书最初是为他在越南的社会工作者们编写的指南,旨在给予他们继续工作而不至于精疲力竭的精神力量,但它迅速成为西方领先的冥想指南。

来自牛津大学Mark Williams教授为《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礼品版,2015年)撰写的新序言:

正如Jon Kabat-Zinn后来所说,“这是第一本唤醒主流读者对正念主题关注的书。”它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冥想场景中开辟了新天地,将冥想带出了冥想大厅,揭示了如何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正如一位牛津大学学者所说,“它悄然播下了一场革命的种子。”

如今,它已成为一本畅销的冥想经典,以超过30种语言出版。

《正念的奇迹》最初于1974年由美国和解团契出版,书名为《觉醒的奇迹》。直到1975年被灯塔出版社接受出版后,才获得了现在的书名《正念的奇迹》。它也在伦敦由Pax Christi出版,书名为《静默与知晓:和平使者的冥想》。它首次以法语出版时,书名为《行走在地球上的奇迹》。1976年,它在斯里兰卡和泰国出版,作为“年轻活动家的冥想手册”。

全球正念的成长

继续阅读,了解更多关于Thay的故事,他开创并扩展了正念社区,深化了互即互入的概念,并将正念与苦难与环保行动联系起来。

下一节

将你的收件箱变成法门

订阅我们的Coyote Tracks Substack通讯,接收鹿苑僧侣的活动公告、写作、艺术、音乐和冥想内容。

Medi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