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为什么要冥想?

静坐冥想的目的是什么?

Holiday Retreat20241230 23

停止是修行的关键

我们为什么要冥想?为什么出家人每天要多次静坐,坐得如此安静——目的是什么?年轻人可能会问出家人:“你们为什么每天坐这么久?静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回答他们?

静坐的目的是什么?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提问者的心态,而不仅仅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回答。

过去,有一位僧人经常冥想。每当他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坐下来冥想。另一位僧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冥想?”他回答说:“我冥想是为了成佛!”所以,答案是:“冥想是为了成佛。”听到这个回答,另一位僧人拿起一块破瓦片开始磨它。冥想的僧人问:“你拿那块破瓦片做什么?”那位僧人回答说:“我在磨它,想把它磨成一面镜子。”

“真奇怪!”第一位僧人说,“你怎么能把一块破瓦片磨成镜子呢?”另一位僧人微笑着说:“那你又怎么能指望通过冥想成佛呢?”

这是一个许多人熟知的著名禅宗故事。

所以,带着成佛的希望冥想,就像磨一块破瓦片希望做成镜子一样!

带着成为某种东西的意图冥想,并不是真正的冥想。因为当我们带着目标冥想时,我们是在持有一种期望。而期望违背了解脱的三门之一——无期望。在静坐中,我不期望任何东西,甚至不期望成佛。这就是无期望的答案。因此,在曹洞宗中,有一个日语短语叫只管打坐,中文是止观打坐打坐的意思是“坐”。止观打坐意味着“只是坐”,没有任何期望。这是曹洞宗禅修的精髓。

我们能这样做吗?如果我们只是坐着,那么坐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中间,一定有一些人已经尝到了单纯坐着的喜悦。坐着没有期望,没有目标。只是坐着意味着安住安坐

静坐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上村,我们有谷坐安(安住),翻译自安坐。这样坐着意味着没有目标——没有成佛的目标,没有觉悟的目标,没有任何目标。因为如果我们带着目标或欲望坐着,我们并不是在坐着——我们仍然在奔跑!这是我们无数世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奔跑、奋斗、寻求某些东西。现在,我们来到寺院,被教导修习止观打坐——我们被告知要停下来,坐下来,不再寻求任何东西。

停下来并不容易;它需要很多智慧。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自贫困家庭,看到父母非常努力地工作,总是忙个不停。即使他们有一点时间休息,他们也会找点事情做,不让自己的手或心休息。这种模式已经持续了几代人,所以我们不再知道如何静坐。因此,静坐非常困难。

我们希望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处境。我们希望扩展我们的知识,不断成长。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在做某事,我们就在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在学习,我们就在工作——总是在奋斗,从未停止。“建设未来”的想法非常诱人。我们为自己工作,为我们的孩子工作,因为我们爱他们,我们为他们的未来投资。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停止;我们不断奔跑和寻求,因此无法体验到当下生命的神奇。

所以,坐下来什么都不做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对社会古老倾向的深刻反对。社会在奔跑,像陀螺一样旋转,而我们作为修行者,想要停下来——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

如果在冥想中你仍然在挣扎或工作,你还没有尝到停止的喜悦。如果你不能停止,你还没有真正修习定力。没有定力,智慧之花就无法绽放。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停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止观打坐这个短语,“只是坐着”。


也许我们热爱佛陀的教法,希望建立一个禅堂,聚集修行者一起冥想。我们想建立一个冥想中心,利用我们的技能来创建禅堂。我们有禅堂、祭坛、香、诵经钟。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和我们一起坐。一切都准备好了。但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能坐在那个禅堂里吗?还是我们会继续努力让禅堂更大、更漂亮,让更多的人来?

这只是一个例子。你可能没有在想禅堂,而是在想与之相当的东西。只要我们还在寻求,还在想要改善或让事情变得更好,我们就无法停止。如果我们不能停止,我们将永远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神奇。我们无法在当下触摸到生命的奥秘。因此,所有修行的关键是停止——坐着时停止,躺下时停止,行走时停止。

行走时,我们停止。但如果有人坐着,而他们的心在游荡,他们虽然在坐着,但仍在奔跑。当我们坐着时,我们必须停止。同样,当我们行走时,我们必须停止。如果停止没有发生,稳定和轻松就无法产生。因此,说老师只教停止而不教观想是不正确的。因为当我们真正停止时,智慧开始绽放。但要停止,我们必须有一些智慧。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一些东西才能停止。所以,在停止中已经有观想,在定力中已经有智慧。

什么是智慧?首先,看看你自己的生活,看看在这么多世中,我们一直在匆忙、奋斗和寻求。我们从未停止过。看到这一点已经是智慧。在我们的父母、祖先和我们自己身上看到这一点就是智慧。当智慧生起时,我们感到慈悲,因为这种大慈悲,我们可以停止。这是智慧生起停止。

我们不需要发大愿才能快乐。无论我们是受沙弥戒还是比丘戒,快乐已经在我们心中。我们不需要等到新年剃头才能快乐。一旦我们被戒律委员会通知我们被接受,可以在新年的第一天剃头,快乐已经溢满。甚至在委员会开会的前一天,我们也不应该认为只有他们批准我们才会快乐!为什么要等他们的批准才能快乐?为什么不享受当下的脚步、微笑、呼吸?如果我们能享受我们的行走、微笑和呼吸,那么剃不剃头都无所谓。如果我们能够安住在呼吸、行走和坐着的喜悦中,那么戒律委员会一定会对我们说“是”。只有当我们做不到时,他们才有权力说“不”。但当我们能做到时,他们不能说“不!”

因此,重要的是停止期望任何东西。关键是能够安住在当下。要安住,我们必须停止。

因此,当静坐冥想时,不要说:“我坐是为了达到这个或那个。”不!只是坐着。如果你能这样坐着,在那一刻你已经成佛了。坐着并停止,意识到你正以莲花坐姿坐在地球上,完全存在于这一刻,这已经是佛的伟大觉悟。

明天,当我们见到我们的祖先或老师时,他们问:

“你在地球上时是否静坐?”

我们将无法说:“不,我总是在等钟声!”

安坐,安行

静坐冥想是一个停止的机会,触摸生命的神秘。以莲花坐姿坐在这片土地上,知道我们为我们的祖先、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后代而存在——只是这样坐着就足够了。如果我们能这样坐着,洞察力会加深,幸福感会增加。在冥想中行走时,我们应该以同样的精神行走。每一步都是一个奇迹。正如临济禅师所说:“行于大地是神通的显现。”

在一次关于幸福的讲座中,一位比丘尼说:“我是一位比丘尼,我很高兴成为一位比丘尼。我不需要成为沙弥,我不需要成为老师,我不需要成为住持。”这是正确的。当我们接受自己,当我们看到自己和我们周围的生命的神秘时,我们不再需要奔跑、寻求或奋斗。我们可以安住并平静。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坐着时,我们可以静坐,当我们行走时,我们可以安行。

当我们安坐时,这被称为安坐。当我们安行时,这被称为安行。以轻松和喜悦行走是一种深层的修行。而这里的修行意味着生活。我们修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东西。我们修行是为了真正活在生命提供给我们的当下。

在冥想中,定力,三昧,帮助我们安坐并品尝静止的喜悦。我们在完全存在的每一刻触摸到生命的神奇。

所以在静坐冥想中,我们不挣扎,不奋斗。坐的目的只是坐着。在那一刻100%地活着。那时没有人能对我们提出任何要求。我们可以自由地存在。我们的定力支持周围的其他人,并提升整个僧团。我们坐的质量可以给每个人带来幸福——包括我们自己。

当僧团聚集在一起静坐时,这是一个强大的法会。我们坐着是为了提供我们的存在——给僧团,给我们自己,给我们的祖先,给佛陀。真正地在那里。要真正地在那里,我们必须停止。

我们可以通过呼吸、通过观想来停止。当我们停止时,身心都得到休息。我们的言语变得温和。那种平静的能量带来治愈和转化。我们生活的质量——以及我们坐的质量——自然加深。

在佛法分享中,让我们提供我们的经验:
我们如何以一种给身体、呼吸和心灵带来喜悦的方式坐着?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僧团一起,我们都必须产生那种喜悦。否则,我们只是在磨一块瓦片。无论我们磨多少世,它都不会变成一面镜子。

让我们坐在净土的光明中——而不是在奋斗的黑暗中。让我们坐在我们真正家园的光明中。

探索在线课程

我们不时会提供与正念、一行禅师的教义和生活以及各种类似主题相关的多周课程。请查看我们即将开设的课程安排。

Laptop mockup

梅村应用

无论您身在何处,都可以随身携带鹿苑寺和梅村社区。梅村应用程序旨在通过引导冥想、深度放松、修行诗歌、正念钟声和其他修行方式,通过移动设备培养正念、慈悲和喜悦。

在App Store中打开梅村移动应用
Open Plum Village Mobile App in the App Store
Open Plum Village Mobile App in the Google Play Store
在Google Play商店中打开梅村移动应用程序
Family Retreat 02

将你的收件箱变成法门

订阅我们的Coyote Tracks Substack通讯,接收鹿苑僧侣的活动公告、写作、艺术、音乐和冥想内容。

支持鹿园

捐款是我们主要的支持来源,因此每一份奉献都深表感谢。您的捐助帮助我们全年开放寺院接待客人。

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