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饮食
将全然的觉知和临在带入每一口食物的实践,认识到所有生命的滋养和相互依存。

饮食冥想
饮食也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修行。在进食时,我们必须将身心安住在当下,与食物和在场僧团建立联系。我们不应让心被过去、未来或忧虑、愤怒、散乱的想法所牵引。
我们应该将我们的临在奉献给僧团,使正念的集体能量变得更加强大。当我们排队、取食时,我们通过跟随偈颂来修习正念。进入餐厅时,我们立即专注于呼吸——不要等待。在进食前,我们进行以下五种观想:
(如果与僧团一起进食:敲醒钟,邀请三声完整的钟声,再次敲钟,然后诵读五观。)
佛陀教导我们,在进食时应保持正念,关闭头脑中的“不停思考”广播,以便与食物和周围的僧团建立深刻的联系,不去思考过去、未来或分心。以这样的方式进食,使你在整个用餐过程中感到轻松、宁静和兄弟情谊。
当我们听到钟声时,让我们专注并修习五种观想。
这食物是大地、天空、众多生命以及许多辛勤和充满爱的工作的馈赠。
愿我们以正念和感恩之心进食,以配得上接受这食物。
愿我们识别并转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我们的贪欲,并学会适度进食。
愿我们通过进食的方式保持慈悲心,减少生命的痛苦,停止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并治愈和保护我们珍贵的星球。
我们接受这食物,以便我们能够培养兄弟姐妹情谊,建立我们的僧团,并滋养我们为所有生命服务的理想。
在将食物放入口中之前,让我们以正念观察食物,看到它的真实本质。例如,当我们拿着一块豆腐时,我们看到大豆、滋养大豆的雨水和阳光,以及豆腐在布模中制作的过程。豆腐成为来自大地的信使,前来滋养我们。我们的心中充满感激和喜悦。当我们咀嚼时,我们以正念进行,知道我们正在咀嚼豆腐,以真正与它连接。不要咀嚼心中的项目、担忧或遗憾;不要咀嚼过去或未来。我们咀嚼大约三十次,将食物变成液体,使其易于消化和滋养。这样,我们不需要吃很多;但我们仍然获得所有营养,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偶尔,我们停下来与僧团连接,感到幸运能与社区一起修行佛法。
餐前偈颂(默念)
手持空碗或空盘
看着这个碗,
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
有足够的食物来继续修行。
“碗”一词可以替换为“盘子”。这个偈颂帮助我们反思世界上和我们自己国家中饥饿的现实。
盛食物
在这食物中,
我清晰地看到
整个宇宙
在支持我的存在。
这个偈颂通过食物的形象帮助我们反思相互依存的原则,看到我们的生命依赖于所有众生的生命。
开始进食
第一口,我奉献喜悦。
第二口,我帮助减轻
他人的痛苦。
第三口,我将他人的喜悦视为自己的喜悦。
第四口,我学习放下的方式。
这个偈颂在餐前四口中延伸,帮助我们回忆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佛和菩萨的伟大品质,或四种最美的居住状态。“口”一词可以替换为“勺”、“叉”或“一口”。
餐后 - 看着我的碗
餐已结束,
我心满意足。
四重恩典
深深印在我心。
“碗”一词可以替换为“盘子”。这个偈颂提醒我们四大恩典:父母的恩典、老师的恩典、朋友的恩典,以及所有众生,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的恩典。
喝茶
这杯茶在我双手中,
正念完美地持守。
我的身心
安住在此刻此地。
这个偈颂帮助我们回到当下,认识到周围每个人的存在,周围的世界,以及当下生活中微小但重要的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