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法印经》
译自中文:大正修订大藏经 104。 相关:杂阿含经 80。

“这法印即是三解脱门,是诸佛的根本教导,是诸佛的眼,是诸佛的所归处。”
这是我听到佛说的。那时佛住在舍卫国,与比丘们一起。一天,佛对比丘们说: 「你们知道什么是殊胜的法印吗?现在我为你们分析和解说。你们要以清净心谛听,谨记领受,尽心修习。 比丘们答: 「世尊,请为我们宣说,我们将尽心聆听。」
佛说:「空性既非有亦非无,离妄想,不生不灭,离一切知见。何以如此?因为空性不在任何处所,没有形相,不能用概念来理解。空性既未生起,亦非知见所能执取。因为不能被执取, 所以它能包含一切法,安住于平等无分别见。比丘们,这是真实见。你们要知道,不仅空性如此,一切法也如此。这名为法印。
「比丘们,这法印即是三解脱门,是诸佛的根本教导,是诸佛的眼,是诸佛的所归处。你们要谛听领受,谨记思惟,如实观察。
「比丘们,找一个寂静处,譬如在林中树下,如实观察。你们会看到色是苦、空、无常,因而不会执着于色,安住于平等无分别见;对受、想、行、识也是如此。如此修习,你们会观察到它们是苦、空、无常,因而脱离对于受、想、行、识的错误知见,达到平等无分别见。比丘们,五蕴皆空,由心所生。一旦心不再现行,五蕴亦将停止作用。有如此的洞察,就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得到真正的解脱,将离一切知见。这名为空性,即第一解脱门。
「比丘们,安住于三摩地,观察色的灭尽,脱离对于色的错误知见;如是声、香、味、触、法亦皆悉灭尽,脱离对于声、香、味、触、法的错误知见。如此观察,名为无相,即第二解脱门。进入此解脱门,即得知见清净。因为知见清净,贪、瞋、痴等烦恼皆悉灭尽。贪、瞋、痴灭尽,即安住于平等无分别见。 安住于平等无分别见,即能离「我」见和「我所」见,息灭一切错误知见。种种错误知见即无机会亦无根据再生起。
「比丘们,脱离了「我」见,就不会再视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真的存在于诸识之外。何以如此?因为识是由因缘所生。识,以及生起识的因缘,皆是无常。因为识无常,因此我们无法执取识。识蕴已空,即无所造作。如此观察,名为无愿, 即第三解脱门。进入此解脱门,即看到一切法究竟的本质, 不再执着于任何法,体验到诸法的寂灭本质。
佛对比丘们说: 「这殊胜的法印,即是三解脱门。依此修学,一定得到清净知见。」 听到佛的教导,比丘们皆大欢喜,向佛顶礼,承诺修习这殊胜的教法。
注:一行禅师将此经翻译为现代越南文,再由其弟子翻译成不同语言,包括以上的中文版。此经收录在梅村课诵本,是梅村日常念诵的其中一篇经文。
Explore Other Artic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