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印论与三解脱门

译自中文:大正修订大藏经 104。 相关:杂阿含经 80。

Full Moon Festival 20240916 28

“法印也被称为三解脱门。它是所有佛的基本教义,所有佛的眼睛,所有佛的归宿。”


我听说佛陀有一次在舍卫城与比丘众共住时,曾对他们说:“你们知道这奇妙的法印吗?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并解释它。请以清净心仔细聆听并接受,尽力记住并实践它。”比丘众回答说:“世尊,太好了!请教导我们,我们会仔细聆听。”

佛陀说:“空性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它远离一切邪见。它既不生也不灭,无法被见解所抓住。为什么呢?因为空性无法在空间中找到。它没有形相。它不是感知的对象。它从未出生,理智也无法抓住它。因为它无法被抓住,它包容一切法,只存在于无分别、无分别的智慧中。比丘们,这是真实正确的理解!你们应该知道,不仅空性如此,一切法也是如此。这就是法印。”

“法印也被称为三解脱门。它是诸佛的基本教义,诸佛的眼睛,诸佛的归宿。请仔细聆听并接受它。好好记住它,以便在实相的核心中深入反思。”

“比丘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冥想,比如在森林中的树下。在那里,你们可以看到色是无常的,易变的,不稳定的,空的,因此你们不会执着于色。你们将达到对色的无分别理解。然后对受、想、行、识也这样做。看到它们是无常的,易变的,不稳定的,空的,并超越对它们的邪见。实现对受、想、行、识的无分别理解。比丘们,五蕴是空的。它们由心生起。一旦心停止以通常的方式运作,五蕴也会停止运作。当你们看到这一点时,你们将获得解脱,远离一切见解。这就是空性,第一解脱门。”

“比丘们,安住于定中,看到色的消解,并摆脱对色的感知的虚幻本质。看到声、香、味、触、法境的消解,并摆脱对声、香、味、触、法境的感知的虚幻本质。这种冥想被称为无相,第二解脱门。一旦你们进入此门,你们的智慧将变得纯净。由于这种纯净的理解,心的三种染污品质——贪、嗔、痴——将被连根拔起。随着这些被拔除,你们将安住于无分别、无分别的智慧境界。当你们安住于这种智慧时,关于‘我和我的’的见解,以及所有见解,都不再有基础和机会生起。”

“比丘们,一旦你们摆脱了‘我是’的见解,你们不再将你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感知的事物视为独立于你们意识之外的实相。为什么呢?因为你们知道意识也是由条件生起的,是无常的。由于它的无常性,它也无法被抓住。这种冥想被称为无愿,第三解脱门。一旦你们进入此门,你们将完全体验到一切法的真实本性,并且你们不再执着于任何法,因为你们已经看到了一切法的无相性。”

佛陀对比丘众说:“这就是奇妙的法印,三解脱门。如果你们学习并实践它,你们必定会获得纯净的洞察力。”

比丘们听到世尊的教导非常高兴。他们向他致敬,并承诺学习和实践这奇妙的教导。

Explore Other Articles

探索在线课程

我们不时会提供与正念、一行禅师的教义和生活以及各种类似主题相关的多周课程。请查看我们即将开设的课程安排。

Laptop mockup

梅村应用

无论您身在何处,都可以随身携带鹿苑寺和梅村社区。梅村应用程序旨在通过引导冥想、深度放松、修行诗歌、正念钟声和其他修行方式,通过移动设备培养正念、慈悲和喜悦。

在App Store中打开梅村移动应用
Open Plum Village Mobile App in the App Store
Open Plum Village Mobile App in the Google Play Store
在Google Play商店中打开梅村移动应用程序
Monastic Walk Brighter

将你的收件箱变成法门

订阅我们的Coyote Tracks Substack通讯,接收鹿苑僧侣的活动公告、写作、艺术、音乐和冥想内容。

支持鹿园

捐款是我们主要的支持来源,因此每一份奉献都深表感谢。您的捐助帮助我们全年开放寺院接待客人。

捐赠